远古鱼龙带来跨越亿年的降噪智慧
时间:2025-07-17 10:52:22来源:科技日报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 在深邃的海洋中,声音是生物交流、导航和捕食的重要媒介。然而,随着人类活动增加,海洋中的噪声污染问题日益严重,影响着无数海洋生物的生活。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解决这一现代问题的灵感可能来自一群生活在1.8亿年前的古老生物——鱼龙。

  鱼龙是一类从陆地成功过渡到海洋生活的爬行动物,它们的身体逐渐进化得更像鲨鱼或海豚,以适应水下生活。尽管科学家对鱼龙的外形有所了解,但对于其组织结构的认识,却大多基于推测而非直接证据。直到最近,《自然》杂志上的一篇论文揭示了关于一种名为Temnodontosaurus的鱼龙的独特发现,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。

  瑞典科学家在德国西南部发现了这种鱼龙独特前鳍的化石。这块大约1米长的翼状鳍边缘呈锯齿状,末端灵活。通过电脑流体动力学模拟,科学家们惊讶地发现,这些锯齿并非仅仅为了美观或是增强游泳效率,而是有着更为精妙的作用:减少捕猎时产生的噪声。

  毫无疑问,在昏暗的远古海洋深处,视力受限的情况下,如何悄无声息地接近猎物就成为生存的关键。鱼龙给出的答案是:利用其特化的鳍来降低移动时的水流噪声,从而实现无声捕猎——正是这项技能使得它们能够在不惊动猎物的前提下迅速靠近,给予致命一击。

  这一发现为现代科技带来了启发。远古鱼龙通过进化解决了捕猎面临的问题,人类则能借鉴它们的方法,应对当今世界面临的挑战之一:海洋噪声污染。

  无论是船只航行还是军事声呐,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噪声正严重干扰着海洋生物的正常生活。鱼龙鳍可以成为一种设计理念,帮助探索新材料开发,以减少人造设备在水下运行时产生的噪声;而通过模仿这种古老的鳍结构,未来或还能看到更加环保的船舶设计,甚至是潜艇技术。

  这不仅是对过去生命形式的一种致敬,更是跨时空“合作”的一个实例。它展示了自然界无尽的智慧如何指导我们的技术创新,帮助我们在享受科技进步的同时,也能够更好地保护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。

标签:

最新
  • 远古鱼龙带来跨越亿年的降噪智慧

     在深邃的海洋中,声音是生物交流、导航和捕食的重要媒介。然

  • 今日聚焦!哥伦比亚国宝级艺术家80余件作品亮相广东

    由广东美术馆和费尔南多·博特罗基金会联合主办的哥伦比亚狂想——

  • 报道:泡泡玛特自己申请注册“LAFUFU”商标

    中国商标网显示,近日,北京泡泡玛特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申请注册一枚L

  • 小馄饨皮是什么意思?小馄饨皮是什么梗? 速讯

    小馄饨皮 是指 2022 年卡塔尔世界杯的吉祥物 La& 39;eeb - 拉

  • 今日热讯:广东东莞发布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机会清单

    广东省(东莞)2025年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发布会3日举行,发布了该市2025

  • 北京今年首次配置油车指标 “无车家庭”中签率高|视焦点讯

    北京今年首期普通小客车指标(油车指标)申请配置工作26日进行。本期

  • 多地通知:调整上班时间!

    2025年高考将至近日多地发布通知高考期间调整行政和企事业单位上班

  • 中国新能源汽车欧洲突围 加力布局海外市场

    中国新能源汽车,正在重绘全球汽车产业版图。2025年4月,中国车企比

  • 2025年端午档电影新片总票房突破1亿

    端午假期已开启截至5月31日10时25分2025年端午档电影新片总票房(含

  • 麦克阿瑟是什么梗?麦克阿瑟梗的意思介绍

    麦克阿瑟 梗是指美国五星上将道格拉斯・麦克阿瑟在网络上成为热门

  • 300秒看家乡︱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:江南望郡 人文吉州

      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委副书记、区长罗青球走进《300秒看

  • 外国传统医学专家:“我们也想在实践中体会中医药魅力”

    第一次尝试中国传统养生功法八段锦,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扎雷普别克

  • 2024第一届医疗运营创新峰会在上海圆满落幕

    2024年5月15日,2024第一届医疗运营创新峰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成功

  • 金融赋能养老产业创新发展

    近日,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《银行业保险业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

  • 国家统计局:3月中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19种产品价格上涨

   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,国家统计局24日发布2025年3月中旬流通领域重

  • 300秒看家乡︱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:秦巴山水石泉十美

     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委书记梁鸿走进《300秒看家乡》节目,引领

  • 旅游
    • 物流总额创新高 360万亿意味着什么

    • 近八成受访大学生在运动中拓展朋友圈

    • 市值管理成资本市场热词 提升投资价值是焦点

    • 山东烟墩角村入选世界“最佳旅游乡村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