警惕生成式AI商业化的伦理风险
时间:2025-05-17 19:22:46来源:光明日报
 以大模型为核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(AIGC)正在加速融入商业场景,但过程中所引发的伦理问题也日益凸显,特别是在算法“黑箱”、数据滥用、责任逃避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市场驱动特征,亟须制度性治理,以应对新型技术性市场失灵。

  笔者整理了商业化背景下,AIGC伦理风险的表现:

  ——数据要素产权尚不明晰,诱发数据滥采与技术“黑箱”。数据这一核心数字生产要素尚未实现明确的确权与合理定价机制,平台企业可通过模糊授权、跨平台抓取等手段低成本攫取用户数据,而用户对数据缺乏掌控权。在此结构性不对称下,AIGC产品借助SaaS模式广泛嵌入业务流程,算法逻辑高度封闭不透明,形成技术“黑箱”,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动贡献数据,知情权和选择权未能有效保障。

  ——企业治理结构相对滞后,加剧伦理边界退缩。部分企业仍延续传统工业逻辑,以利润与规模为导向,尚未将伦理治理充分纳入企业战略,或被边缘化、或流于形式。在商业化压力驱动下,一些企业选择在敏感领域应用AIGC技术,如用于深度伪造、情绪操控、消费诱导等,操控用户决策甚至影响公共认知,虽有短期收益,却破坏长期社会信任与伦理秩序。

  ——监管规则尚不完善,导致治理空窗与责任真空。现有监管体系在权责划分、技术理解与执法手段上尚未能完全适应AIGC快速演进,使部分企业得以在监管盲区内推进业务。当生成内容引发争议时,平台常以“技术中立”“非人为控制”为由规避责任,形成社会风险与经济利益失衡的局面,削弱了公众对治理机制的信心。

  ——算法训练机制存在偏差,固化偏见与价值错位。企业出于效率与经济性考虑,往往采用历史数据进行模型训练,若缺乏偏差控制机制,易导致算法输出固化偏见。在广告推荐、人才筛选、信息分发等环节中,这类偏差可能进一步强化标签化倾向,影响特定群体权益,甚至引发社会价值认知偏离。

  ——社会认知基础薄弱,助推伦理风险外溢。多数用户对AIGC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潜在风险缺乏了解,难以识别虚假信息与潜在引导行为。教育、媒体与平台等多方未能形成合力推进伦理素养普及,使得公众更易陷入误信误导,为AIGC滥用提供了低阻力环境,风险迅速蔓延至公共舆论与认知安全层面。

  那么,该如何完善伦理风险治理制度设计,确保科技向善呢?

  笔者认为,破解AIGC商业化应用中的伦理风险困境,需要从产权制度、企业治理、监管体系、算法机制及公众素养等多维度入手,构建覆盖前中后全流程、点面结合的系统性治理架构,实现伦理风险的前瞻性预警与结构性缓释。

  首先,建立数据产权与定价机制,破解数据滥采与技术“黑箱”。应加快推动数据要素确权立法,明确数据的所有权、使用权和交易权边界,保障用户“数据知情—授权—撤回—追溯”的完整权利链条;建设统一的数据交易平台与明示定价机制,使用户能够主动管理和定价自身数据;推动平台披露算法运行机制或提供可解释性披露,并建立信息来源标注机制,提升AIGC运行的透明度与用户的感知能力。

  其次,改革企业治理结构,嵌入伦理责任与价值导向。建议将AI伦理治理纳入企业战略议题,设立算法伦理委员会与道德责任官,强化从组织结构层面对伦理的内嵌化管理;建立“技术伦理评估”前置机制,在产品设计和部署前进行伦理影响评估,确保价值取向合理、安全边界明确;引入伦理审计制度,并将伦理实践纳入ESG绩效考核体系;鼓励头部平台发布伦理实践报告,形成行业示范效应,引导企业实现“向善创新”。

  再次,强化跨部门协同监管,缩小治理空窗与责任模糊地带。应尽快建立跨部门监管协调机制,共同组成AIGC综合治理小组,统筹推进法规制定与执行落地;加快出台生成内容识别、数据权属界定、算法责任归属等专项法规,明确平台在生成内容中的主体责任;对AIGC生成内容可设“可推定责任”原则,即平台无法证明无过错即需承担相应责任,防止企业借“算法自动生成”之名规避治理义务,建立事前预防、事中监管与事后问责相结合的全链条治理体系。

  同时,完善训练数据治理规则,消解算法偏见与价值错位。应由权威第三方主导建立公共训练语料库,提供多样、可信、经过审核的语料资源供企业使用,提升基础数据的伦理质量;强制企业披露训练数据来源、去偏技术及价值审核流程,并设立算法备案机制,强化外部监督;推动企业在算法目标中引入公平性、多样性等多元指标,改变目前以“点击率”“停留时长”为主的单一商业导向,构建价值均衡的AIGC应用逻辑。

  最后,还要提升公众数字素养,夯实共识型伦理治理基础。应将AI伦理与算法素养教育纳入中小学与高校课程体系,支持媒体、行业协会与公益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AI伦理治理,通过设立“公众技术观察团”“伦理风险报告窗口”等方式,推动民间监督常态化;鼓励平台建立伦理科普与风险提示机制,对AIGC热点应用及时发布技术解读与伦理指引,缓解公众焦虑,增强社会整体对AIGC的识别与防范能力。

  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商业化应用,是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融合的重大机遇,亦是对伦理治理体系的严峻考验。唯有以系统治理理念统筹发展与规范,强化制度设计与责任落实,方能在推动技术创新的同时守住伦理底线,培育安全、可持续、可信赖的数字经济生态。

标签:

最新
  • 警惕生成式AI商业化的伦理风险

     以大模型为核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(AIGC)正在加速融入商业场

  • 支持200多款App一键解绑 手机“二次号码”焕新全面升级

    新买了电话号码,发现可以登录前任用户的App;自己原来的手机号注销

  • “问题化肥”零容忍!市场监管总局公布八起典型案例

    据市说新语微信公众号消息,市场监管总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

  • 期权怎么发放?什么是期权?

    期权的发放确定发放对象:通常公司会根据自身的激励策略和员工的表

  • 中国民政部:预计到2035年,银发经济占GDP比重将升至9%

   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,中国民政部副部

  • 北京在医药健康等领域形成万亿级产业集群

    中国科技部副部长林新20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表示,2024年,北

  • 广州将建设南沙港区五期工程 设计年通过能力超600万标箱

    广州市港务局11日发布消息称,广州港南沙港区五期工程使用港口深水

  • 路虎车保养后如何进行复位操作?路虎需要维护怎么消除?

    路虎车保养后如何进行复位操作?首先,不同型号的路虎车可能在复位操

  • 护航春耕生产 2800余种农机产品亮相第五届中部(江西)农机展

    15日,以新装备、新科技、新业态为主题的2025第五届中部(江西)农业

  • 告别“春节肥”,抓住减肥黄金期

    告别春节肥,抓住减肥黄金期(健康中国 奋发有为)团圆饭的余香尚未

  • 浙江“首店经济”拉动新春消费热力

    近年来,浙江大力发展首发经济,以杭州为例,2024年上半年共引进各

  • 返乡探“新”|年轻人爱上“打金” 有店铺要排队5小时

    中新网1月30日电(中新财经记者 左雨晴)在等待5个多小时后,90后潇

  • 第六届工业互联网大赛收官

    中新网北京1月7日电 (尹倩芸)第六届工业互联网大赛闭幕式日前在北

  • 四川持续打造西部重要增长极

    对四川这个中西部经济大省而言,如何用实际行动担负起稳增长重任,

  • 短道速滑世巡赛北京站 中国队收获男子5000米接力金牌

    今天下午,在刚刚结束的2024—2025赛季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巡回赛(

  • 国内首个5G-A通感一体低空飞行应用落户广东清远

    中新网清远12月5日电 (孙秋霞 黎颖欣)低空+文化旅游是低空经济重

  • 旅游
    • 商务部就欧盟公布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终裁结果答记者问

    • 首批66个广东省人工智能典型应用案例发布 AI+制造占比近半

    • 扩大单边开放 商务部:对这些国家100%税目产品“零关税”

    • 天天滚动:国庆假期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20亿人次